楼主: 飘飘凌凌

北京经典小吃荟萃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5: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20.茯苓饼
又名茯苓夹饼,是北京的一种滋补性传统名点。南宋《儒门事亲》中:“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到了清初,时人讲究“糕贵乎松,饼利于薄”,后来的饼就越来越薄。随后添加多种果仁、桂花和蜂蜜调制的甜馅,把两张饼合起来,中间夹馅的茯苓饼。既有浓郁桂香,又营养丰富,且有安神益脾等滋补之功。
  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得了病,不思饮食,厨师们绞尽脑汁,选来几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发现其中产于云贵一带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渗湿的功效。于是,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淀粉摊烙成外皮,精工细作制成夹心薄饼。慈禧吃后,很满意。并常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因此,茯苓饼更加身价百倍,成了当时宫廷中的名点。后来这种饼传入民间,成为京华风味小吃。九十年代以前,一直与果脯作为出差来北京的必购之物。旧京的茯苓饼以前门外大栅栏聚顺和最为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6: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21.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原为河北省小吃,后进入北京,成为北京小吃。它的特点是用缸做成炉子,将烧饼生坯贴在缸壁上烤制而成,故名缸炉烧饼。
  缸炉烧饼的制作是:用清水加盐化开,放入白面和成冷水面团,再用油加热后晾温,最好用驴油,放小米面和均匀,成为油酥瓤,然后将冷水面团上案,揉成长条,压扁按平,擀成长条、50厘米宽、厚薄均匀的大片,将油酥瓤均匀抹在大片上,由外向里卷成卷,抻成长条,揪成8厘米长、3厘米宽的剂子,擀成横8厘米,竖18厘米,前后折叠三层,再横擀成8厘米,竖12厘米,前后折叠,中间搭茬,茬处为三层,两边为两层,用擀杖在搭茬处中间轻压合缝,成长8厘米、宽6.5厘米的生坯,然后撒匀芝麻,翻过来洒些水,在案板上磨出浆水,即可上炉。上炉时生坯横放在手上,自右至左把缸口贴满,再自上而下贴满缸壁,间距0.5厘米,贴完后,盖上盖,稍等一会儿,把火拨开一半,再过3至5分钟把火全部捅开烘烤,烧饼呈虎皮色时即可出炉。
  缸炉烧饼色泽浅黄,外皮酥内瓤层次分明,筋道利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MrDavid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0-07 16: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6:01:35 | 显示全部楼层
22. 锅贴
锅贴是烙制油贴的小吃。过去经营锅贴的地方很多,但以护国寺庙会和西安门西安市场的锅贴最为有名。成品皮薄、馅大,色焦黄,咸鲜味香。锅贴两角不封口,成月牙形,馅似露非露为一大特色 .颜色黄亮油润,底面焦脆,馅料鲜香无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6: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23.果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07 16: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口水流了一键盘
北京的谁请客俺去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6: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24.核桃酪
提神、补肾、强身的功效。解放前以“会贤堂”制作的核桃酪质量最好,闻名京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6: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25.核桃酥
满族祭祖供核桃酥.香甜细嫩,油而不腻。滋阴补肺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6: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26.糊饼
中国匹萨——糊饼 哈哈,老北京都知道的一道著名的食品就是糊饼啦,因为和匹萨一样,是馅放在面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07 16:06:11 | 显示全部楼层
27.糊塌子
糊塌子是老北京的一种特色小吃,就是用面粉和西葫芦摊成薄饼,做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味道极为鲜美。糊塌子的主要原料是西葫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