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mdhao

Z 铜壳DIY浅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7 17: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2 S8 a. f' Q& ^* M占个座位等编辑后再来瞧瞧~ ! B' {* {, s, c; o. M3 j
感谢楼主和眼花了兄分享经验~ / }4 J$ I/ o. ?' X* i' b: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19:28:26 | 显示全部楼层
21世纪什么最贵?   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1: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刹那风华 发表于 2014-10-17 17:39
* m  ~' X+ D3 q: c: x6 Z; g占个座位等编辑后再来瞧瞧~ " m: ?3 y8 ]/ ~& e) R+ L! ?
感谢楼主和眼花了兄分享经验~
. w! q6 |( F: q) O) C' F
实话说,小弟是纯电气工人,细一点说是电力变压器行业的电气工人,对于金相学那些精细点的东西是自己平常留个心眼学的一点皮毛,今天,我向厂子里有学过金相学的工程师讨教,原来我上面的帖子是有原则上的错误!!!我也不想掩饰自己的无知,上面的帖子就不作改动了。  
' ?# G5 I* a) R2 q% M8 k, @$ l Z铜外壳加够足够温度后变软,并非不可逆转的!也并非只有机械外力这一条路。金相学上有“调质”这说法。那工程师跟我说,简单一点说,在家庭条件下,Z壳DIY完后,把Z壳重新加热到足够通红,到建筑工地找足够的砂子,并尽量的把砂子加温,把够温度的Z壳埋进热砂子里!并用尽可能的方法保温,尽可能延长降温时间,等温度降至常温后,Z的铜外壳大约可以恢复至原样,但这个是要靠经验,我们广州人说是靠“道行”,也就是老锻工的水平,要按理论操作的话没那么简单,毕竟这个是大学里的一门专门学科。   4 e4 G# J5 [# B' I* [* p* ~
Z壳DIY后变软并非绝证,关键是是否有条件和有把握。  " S0 n( o1 I; u+ y4 C$ c1 Q
谨以此帖向熟知金相学的大神至敬。
9 ?5 P% S- X, j* 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1: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眼花了 发表于 2014-10-17 15:15
$ w% c/ {* U$ |/ i5 i% B18楼图全挂了
, s/ S8 a6 `7 Y: `' ^% O) ~
实话说,小弟是纯电气工人,细一点说是电力变压器行业的电气工人,对于金相学那些精细点的东西是自己平常留个心眼学的一点皮毛,今天,我向厂子里有学过金相学的工程师讨教,原来我上面的帖子是有原则上的错误!!!我也不想掩饰自己的无知,上面的帖子就不作改动了。  2 l1 h2 t/ e9 ?7 X% n- z  P8 j
Z铜外壳加够足够温度后变软,并非不可逆转的!也并非只有机械外力这一条路。金相学上有“调质”这说法。那工程师跟我说,简单一点说,在家庭条件下,Z壳DIY完后,把Z壳重新加热到足够通红,到建筑工地找足够的砂子,并尽量的把砂子加温,把够温度的Z壳埋进热砂子里!并用尽可能的方法保温,尽可能延长降温时间,等温度降至常温后,Z的铜外壳大约可以恢复至原样,但这个是要靠经验,我们广州人说是靠“道行”,也就是老锻工的水平,要按理论操作的话没那么简单,毕竟这个是大学里的一门专门学科。   3 p% p4 f) l% R" _
Z壳DIY后变软并非绝证,关键是是否有条件和有把握。  ( X! ^8 K% m! G# o: Y) F8 n
谨以此帖向熟知金相学的大神至敬。1 o* _2 y# i( q9 ^! y) {: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1: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战斗火炮 发表于 2014-10-16 09:14% F! S7 Y: w8 P) e
去年用气焊烘烤做旧,结果旧是旧了,但软也软了,机子也就废废了。

: e* K( k  J& T/ A! G实话说,小弟是纯电气工人,细一点说是电力变压器行业的电气工人,对于金相学那些精细点的东西是自己平常留个心眼学的一点皮毛,今天,我向厂子里有学过金相学的工程师讨教,原来我上面的帖子是有原则上的错误!!!我也不想掩饰自己的无知,上面的帖子就不作改动了。  
6 V6 }" L$ j% N! f- W6 b. m+ U$ D Z铜外壳加够足够温度后变软,并非不可逆转的!也并非只有机械外力这一条路。金相学上有“调质”这说法。那工程师跟我说,简单一点说,在家庭条件下,Z壳DIY完后,把Z壳重新加热到足够通红,到建筑工地找足够的砂子,并尽量的把砂子加温,把够温度的Z壳埋进热砂子里!并用尽可能的方法保温,尽可能延长降温时间,等温度降至常温后,Z的铜外壳大约可以恢复至原样,但这个是要靠经验,我们广州人说是靠“道行”,也就是老锻工的水平,要按理论操作的话没那么简单,毕竟这个是大学里的一门专门学科。   9 T0 {- _: o- k
Z壳DIY后变软并非绝证,关键是是否有条件和有把握。  6 v6 l% S: ^; d9 h
谨以此帖向熟知金相学的大神至敬。
( y# i5 r$ T, X' h.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1: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换种活法 发表于 2014-10-16 18:47
: Z  Z- i- B) X4 W下面一个是锡焊的吧

0 `, P4 b1 o9 @% ~: s- b实话说,小弟是纯电气工人,细一点说是电力变压器行业的电气工人,对于金相学那些精细点的东西是自己平常留个心眼学的一点皮毛,今天,我向厂子里有学过金相学的工程师讨教,原来我上面的帖子是有原则上的错误!!!我也不想掩饰自己的无知,上面的帖子就不作改动了。  ' F! _+ U0 y5 G4 R
Z铜外壳加够足够温度后变软,并非不可逆转的!也并非只有机械外力这一条路。金相学上有“调质”这说法。那工程师跟我说,简单一点说,在家庭条件下,Z壳DIY完后,把Z壳重新加热到足够通红,到建筑工地找足够的砂子,并尽量的把砂子加温,把够温度的Z壳埋进热砂子里!并用尽可能的方法保温,尽可能延长降温时间,等温度降至常温后,Z的铜外壳大约可以恢复至原样,但这个是要靠经验,我们广州人说是靠“道行”,也就是老锻工的水平,要按理论操作的话没那么简单,毕竟这个是大学里的一门专门学科。   
9 V& B+ ^  ^  T Z壳DIY后变软并非绝证,关键是是否有条件和有把握。  & c' t# {0 q/ k" B3 Y
谨以此帖向熟知金相学的大神至敬。
. ?* a9 ~( S9 K2 J* O+ E; G"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21:29: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具体温度,恒温时间。用马弗炉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7 2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换种活法 发表于 2014-10-17 21:29
9 A# ]1 x. ]6 e/ R; W$ u# H$ C请教具体温度,恒温时间。用马弗炉如何?

& I* i" D( P( v. Q) j: K6 h这个就没有细加了解了,我上面的都是一些皮毛,但大神告诉我,这个绝对可以,但要技术和条件。如果你要深究并实行的话,恐怕不是一时能说清的。这个实在帮不到你了,你看自己慢慢摸索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21:4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啊!加温后的z的确软得可伶!特别是银机!用手都捏得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7 22:0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 S6 N3 |$ f( u: s+ H0 Y3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