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0|回复: 14

关于TOWN AND COUNTRY 工艺的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1 10: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了海螺 《关于早期ZIPPO表面图案制作工艺的讨论》很有感触,之前也曾和论坛上的海螺和四军章讨论过关于早期工艺的问题,在这里也想和各位探讨一下著名的T&C系列机在制做工艺上的问题。欢迎补充

说到T&C就不得不先说“蚀刻添漆”, 这个词的来源基本上直译过来的,不好考证。海螺兄在上文中提到,从中文意义上理解,这个“蚀刻”是通过化学方式获得,才可以称得上“蚀或酸蚀”这个说法我很赞同。相对化学方式的物理方式我们可以称为“雕刻”或雕刻添漆,那么怎么样区分它们呢?
看法1:雕刻是首先应用在ZIPPO加工上的工艺,早期的ZIPPO表面图案构图相对简单,以机械加工的方式(或以线条构图完全可实现)
看法2:直到传统的机械式的线条构图已经无法实现复杂的表面图案,尤其是“以面构图”T&C出现了,这里暂且这样说:我认为TAC的基底就是酸蚀的结果。只是当时精度还无法达到做出细小线条。
看法3:如果按此分类的话,它们的发展顺序应该是 雕刻漆--TC-蚀刻漆  且从出现起工艺上是并行的。TC的应用轨迹40年代-69年。雕刻漆就应该从33年算起至今了。至于蚀刻漆,有资料说出现于57年以后至今。
看法4:TC的特征或定义:在预制的框架内以手工绘画的方式按蓝图描绘图案,烤制固定成型。漆的特征与珐琅漆相近,可以想像一下景泰兰。
看法5:数量对比
看法6:代表机型 雕刻:40-50年代运动及动物系列。蚀刻:70年代运动系列。TC:40年代手绘动物系列


未完待续。。。说到这个话题其实论坛的 CZ2000  更有说服力 欢迎一起讨论

[ 本帖最后由 mac 于 2008-11-11 12:3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1-12 03: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mplyRed 于 2008-11-11 17:34 发表
T&C的烤漆据日本人介绍是类似于日本的“七宝烧”的制法,而那所谓的“七宝烧”来自中国的景泰蓝,所以是多次上漆烧着。

是中国的技术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8: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对T&C工艺很感兴趣,但是.....高昂的价格令我望而却步。不过没关系,讨论一下也是挺过瘾的,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2 09: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kuizippo 于 2008-11-12 03:58 发表

是中国的技术  呵呵


漆器发祥中国盛在日本 正所谓China china, Japan japan者也~

中国的景泰蓝烧造如今是着实不如日本了...

范曾白描用的最好的镜片也是日本造的了...

中国现代技术干不过小日本咱也得承认历史客观发展

机床、芯片 机电行业全面落后 还是没法比的那种落后法...

这些传统工艺制品也让小鬼子超过了 奇耻大辱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2 07: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借这个楼问个自己一直想知道的事情,那就是什么时候有的彩印工艺?一直没找到明确的答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7: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rause 于 2008-11-11 17:19 发表
T&C的刻面用的是蚀刻的方式的可能性大一些,酸刻相对精度较低,对于T&C来说只需刻出一个比较深的坑即可.
T&C工艺在上漆方面很考究,可能最少有两层,白色的底漆稳固后再绘上彩漆.以至于漆面很厚,所以用手摸到图案边缘的 ...

据我所知的也和天哥说的一样
T&C掉了漆会很难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2: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早期的加工是机械雕刻,这一点毋庸置疑。
57年开始改为以蚀刻为基础的加工,大致可分为etch and epoxy和etch and paint。
etch and epoxy是蚀刻之后填入树脂颜料后烧着而成;
etch and paint是蚀刻之后进行图案的丝网印刷,然后电镀;
75年初开始还出现过一种luster etch,是蚀刻后直接电镀,省却了着色的环节。
说到T&C,其实和etch and epoxy极其相似。
因为T&C也是蚀刻之后用airbrush填入颜料后烧着而成,只不过不是树脂颜料,而是类似珐琅、搪瓷的材料。
T&C的加工手法接近Baked ceramic enamel,从这个名字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2: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MAC哥过谦了。

上一篇中的精髓也是MAC哥和xiaoliu兄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0: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些问题直接去一趟bradford博物馆 应该都会有解答 梦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0:3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的文章也看了,觉得讨论的非常非常深入。我们有没有机会把这些问题整理了直接问zippo公司寻求准确的答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2: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好多 谢谢以上诸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3: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有深度的探讨贴过瘾,
顶。


allankid坛友的图
诸位看下这02的机器用的是雕刻还是蚀刻手法?


[ 本帖最后由 焰炽 于 2008-11-11 13:3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4: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焰炽 于 2008-11-11 13:02 发表
这类有深度的探讨贴过瘾,
顶。


借allankid坛友的图
诸位看下这02的机器用的是雕刻还是蚀刻手法?

实在看不出来 您举的这个例子太好了

[ 本帖最后由 PAT.2023695 于 2008-11-11 14:1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7: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T&C的刻面用的是蚀刻的方式的可能性大一些,酸刻相对精度较低,对于T&C来说只需刻出一个比较深的坑即可.
T&C工艺在上漆方面很考究,可能最少有两层,白色的底漆稳固后再绘上彩漆.以至于漆面很厚,所以用手摸到图案边缘的时候往往感觉与机面是平的,或是有一点点的凹凸感!
该工艺的ZIPPO图案看起来很自然并有层次感,但在保养方面要求却很高,温湿度如果控制不好的话,图案很容易龟裂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1 17:34:11 | 显示全部楼层
T&C的烤漆据日本人介绍是类似于日本的“七宝烧”的制法,而那所谓的“七宝烧”来自中国的景泰蓝,所以是多次上漆烧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