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05-29 23: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 K' h5 ~5 O0 R# r( E0 s" e密苏里战舰见证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南京是记载国耻之地,更是承载荣耀之地。 ( ^- q& X( N7 n* }, L0 ?( Y1 r
1945年9月9日上午9时许,曾经最凶残的敌人向中国军人双手捧上投降书。那一刻,中国人民终于在8年艰苦抗战后取得了彻底胜利;那一刻,对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来说,喜悦浸润着泪水。1945年8月,美国对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同时,苏联红军从欧洲挥师东线战场进入中国对日作战。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330万日军放下武器,日本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以5500万人的生命和近5万亿美元的损耗为代价,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这一天,从欧洲到亚洲,所有在战争中幸存的人都在为赢得反法西斯作战的胜利而欢呼。一名美国步兵后来回忆说,1945年的8月15日,是人类历史上接吻最多的一天。而美联社在这一天向全球发出的电文是:“最惨烈的死亡与毁灭的汇集,今天随着日本的投降而告终。”! h `. ?0 N* h8 K4 \9 b
+ }3 x- a8 t5 g -“在日本国土上可以不带任何武器而且绝对安全”
+ d9 e' G1 `& u; [$ H9 i9 w; g' ?# j
为接受日本投降,美第8集团军首先进驻日本。与第8集团军同时行动的是盟军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5 o, C. U/ U/ N+ ?
" u# _+ r. N# n4 u5 {7 } 1941年底至1942年初,当防守菲律宾群岛的半数以上的美国空海军被日本人突然发动的轰炸消灭掉时,麦克阿瑟曾在他位于马尼拉指挥部的办公桌上放了一把巴掌大的小手枪。当时,日军第14集团军正在进攻马尼拉西北的林加延湾,另有7000日军已在马尼拉东南的拉蒙湾登陆。麦克阿瑟对助手说:“这样他们就不会把我活捉了。”
. m* r7 U) v1 `3 @7 A* p
3 l9 _5 X, H* R 三年后的8月30日,当麦克阿瑟的专机在日本厚木机场降落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对他发出的电文是:“你作为同盟国的最高统帅,天皇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应从属于你之下。”麦克阿瑟对他的夫人说:“在日本国土上可以不带任何武器而且绝对安全。”
/ P$ c: x+ H7 a. o7 _& b7 g5 ^$ g3 e2 v9 r
300架巨大的四引擎运输机昼夜不停地将美第8集团军的士兵运到日本。! x; B9 M' G0 q( c
6 n+ }0 h% T6 [' R4 @8 R7 ` 同时,美国太平洋第3舰队的250多艘战舰也驶进了东京湾,率领这支舰队的是美国海军四星上将哈尔西,旗舰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密苏里”号。哈尔西因指挥圣克鲁斯群岛战役、瓜达卡纳尔海战、莱特湾海战成为二战名将。在瓜达卡纳尔海战中,日本人宣布他的第3舰队已被消灭,而他告诉全世界:被打捞上来的第3舰队正以最高航速向敌人驶来!1945年12月,习惯于在军舰的炮塔下指挥战斗的哈尔西被晋升为海军五星上将。5 [& A8 S0 _0 p! v' O/ Y
3 k% e, T* `( W
就在麦克阿瑟到达日本的这一天,美国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也乘水上飞机从关岛飞抵东京湾。尼米兹在珍珠港事件后被任命为太平洋舰队司令,他仅用了6个月就恢复了遭受重创的太平洋舰队的士气和军力,随后他指挥着这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舰队成功地赢得了珊瑚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所罗门群岛战役、菲律宾群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的胜利。这位即使在大战来临之际也不忘给妻子写上几句情话的将领,战后荣升为美国海军作战部长。他在战争中所创造的航空母舰环形作战编队,至今仍为世界各国海军所采用。( b% l! p0 F1 |' o1 ]) c7 Q$ }
2 ^" ~1 y2 G/ U- i0 D8 c* p( Y
而第8集团军司令艾克尔伯格则先于所有的人两个小时到达了日本,他在这短短的两个小时里竟然在厚木机场组织起一个大奏鼓乐的乐队,以欢迎他那永远叼着玉米芯烟斗的上司麦克阿瑟。" M3 z n b! I5 n Q, a9 G
2 t# X5 \/ d; [/ ?* G' R; ` 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役中制定了著名的“蛙跳战术”,即以有限的兵力,在空军的掩护下,沿着进攻的中轴线,向重要目标的外围实施跳跃攻击。这一战术令盟军沿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岸多次成功地两栖登陆,并最终扭转了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战区的战局。当太平洋诸岛被盟军从日本人的占领下解放后,麦克阿瑟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b( X( T) [1 \* j
, f% W6 q# c; A, w0 x, Z" X) @% d
1945年8月底,美军在东京湾如此大规模的集结,是为了一个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将在“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
# ~, F4 q' O2 R& [& T& V, l) T8 C- k- W4 i
-“今天,枪声平息了,巨大的灾难结束了……”2 P8 O5 v2 R9 @- M
+ |! S* w& z, F
1945年9月2日,星期天。
% s" p# r0 [: s3 h; i
9 i: Y* a8 M, L/ N 早8时43分,麦克阿瑟乘“尼加拉斯”驱逐舰到达“密苏里”号战舰上,跟随他的是在巴丹岛被俘的美军温莱特将军和在新加坡被俘的英军伯西瓦尔将军。他们曾被日军关在中国沈阳的监狱里,日本投降后被盟军的飞机接到东京。当麦克阿瑟在他下榻的饭店见到瘦骨嶙峋、行走艰难的温莱特将军时,他“一把抓住温莱特的手,半拥半抱地搂住他的肩膀”。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记者威廉·邓恩后来回忆说:“我从未见过麦克阿瑟将军表现出如此多的激情。”今天,麦克阿瑟特别邀请温莱特和伯西瓦尔参加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z: J$ I- S, x X0 j6 Z' k
% X! q8 k& r/ u
8时56分,日本参加投降签字仪式的人员乘美军“兰斯多思”驱逐舰到达,先登上“密苏里”号战舰的是外相重光癸,他的身后是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重光癸身着全套西式礼服,梅津美治郎的军服满是褶皱,他们在全舰美军水兵带着“残酷满足感”的注视下倍感难堪,接着是9名外交、军职、文职官员。他们被领到“密苏里”号战舰的二号炮塔下,他们站在那里一动不动。7 c: f0 S: `4 [
1 f% e' q2 @& i% o ~; T8 Q( Q “密苏里”号战舰的右甲板上摆着一张水兵餐桌,桌上铺着一块军官餐室的绿色毡毯,毡毯上放着要签字的文件和自来水笔架。
( |' Y8 f7 B# F( N5 D; K2 x o
5 Q% y% A; V8 j( h. i8 y+ f 9时整,麦克阿瑟从“密苏里”号战舰的指挥舱来到甲板上,在他的身后是美国代表尼米兹将军,英国代表福莱塞将军,苏联代表杰列维扬科将军以及澳、法、加、荷、新等国的代表。中国作为战胜国派出的代表是国民党政府军令部部长、二级陆军上将徐永昌。( H8 O" ~6 |( k& _3 y
1 w1 P }8 F" d% x% [ 9时4分,麦克阿瑟来到水兵桌旁边的麦克风前,他说:“从这个庄严的时刻起,我们将告别充满血腥和屠杀的过去,迎来一个十分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建立在信仰和谅解的基础上,致力于维护人类的尊严,以实现人类追求自由、容忍和正义的愿望。”然后他宣布:“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指定的地方签字。”
% i+ f, x% M7 y- U9 o' z' q1 X8 E8 l/ [, Z5 C" X4 k* O
日本外相重光癸于9时9分在投降书上签上了他的名字,之后签名的是梅津美治郎。麦克阿瑟则代表联合国在日本投降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一共用了五支自来水笔:签下“Doug”(道格)的一支送给了温莱特将军;签下“Las”(拉斯)的一支送给了伯西瓦尔将军;签下“Mac”(麦克)的一支送给了西点军校;签下“Arthur”(阿瑟)的一支送给了美国国会图书馆;签下“五星上将”的一支,麦克阿瑟送给了自己的妻子琼。然后是同盟国各国代表签字。# ~: m8 h" t2 u
* ^ \( Y: | D+ d5 d6 o$ A 当所有人都签完字后,麦克阿瑟说:“世界已经恢复了和平,让我们祈祷上帝保佑它。”9时18分,“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结束。
5 a3 y. y4 k' v5 h* Q/ x* o% a, J/ c
日本代表拿着文件的日文副本离开了。这时,1900架战机编队飞过了“密苏里”号战舰的上空。麦克阿瑟通过广播向全世界说:“今天,枪声平息了,巨大的灾难结束了,伟大的胜利实现了……当我们在巴丹和科雷吉多尔作战的那些日日夜夜,全世界人民都生活在恐怖之中……我们尝过失败的痛苦,我们也享受胜利的喜悦。从这两者中,我们懂得了绝不允许再出现倒退。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保持我们在战争中赢来的东西……”
( F4 k/ {. ?9 q* O6 u) {8 n" } S0 A3 b1 Y V0 ?% T
-尾声:“和平永奠”
3 V% z) c4 F& f0 Y9 n5 R. `
, o3 U, P' }6 a$ A3 n6 ^ 这一年的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举行。随着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在投降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n* A: c( f& ?/ C# f
0 x5 m0 b* G# h- c% h1 [: z
那一天,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的大门口扎满了松柏,苍松翠柏之中书写着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和平永奠”。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结束了。
5 a2 k4 {2 ]3 t
. i* J) b4 N, u- [+ E3 Q -“密苏里”号的狂欢
" K( W+ z: [( y
+ |+ N3 N; h, \$ x3 v, x -麦克阿瑟代表联合国签字
8 o! ?0 I" J8 A! G. g% [
* Q: A1 x9 }5 g! i" U, A -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大门口的纪念碑
7 Q4 \8 q. J5 W2 @% e3 A c
0 q# j$ A, x9 r8 S/ V V3 z) _) P) D) Y8 j9 N
- d5 ^' p9 Y/ Q: `$ F + d/ \* x$ e, }& W$ P4 w+ F% }
' h7 B) s+ |. b7 l( ~5 U ; ^) m, ^8 u/ y1 X
, m: E- T1 J6 h5 z0 ] 7 i" v5 W! Z. j- A2 v) G% O! b
3 r- A* d3 }- u5 g& b h0 u! y 1 A; Y4 k/ d6 @8 f
/ c }$ k! L0 z1 U9 ^: S
# W- Q/ e" f7 I. v6 Q0 D% ]" X
6 i- Q7 i- a+ n0 j3 [
2 T- s+ M' w2 O% k8 N" N
, x; k! y/ a2 X
4 b. d& J2 N8 l1 f @
- C$ a3 u' v. w9 d- a5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