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5934|回复: 434

㊣基凡氏™ 分享帖 好品1938年第二代纯银机美国陆军航空兵(军队定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04-03 16: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基凡氏 于 2014-9-15 08:53 编辑
5 h* I6 h$ X/ u4 N- e" U5 ^- y% D$ ]
小基加入论坛一年以来,一直默默关注并喜爱着纯银机,这次偶然的机会,终于如愿以偿拿下1938年第二代纯银机(1937年第一代纯银机是1934-37年的方角造型,已经实物证实),这也是小基目前收集的仅此一枚纯银机。说起本机,当时还有个小插曲。就是在ebay首次出现的时候,我并没有看到,结果被美国玩家拿下。后来这位美国玩家又拿到ebay进行二次倒卖,最终被我几番回合的议价后顺利成功拿下。
  G% s/ S. n3 f% _* ~) s  e+ m5 e! c+ ~( @8 D8 r4 P
前段时间论坛玩家ID油壶迷也分享了该机在ebay的图片,大家多多少少也看到了,不过当时那机子还不属于我们中国人。如今没错,现在该机已经来到了中国,来到了ZFS。纵观数年来ZFS分享过的二战前纯银机,貌似只看到过2012年4月份论坛前辈回眸兄分享的一枚40年代初二战前纯银机(其实我个人看法应该也为1938-39年纯银机,不知为何回眸兄写成40年代初?),可惜的是那机铰链被修补加固过,也就是行内所说的非原装,这或多或少让我们感到有些遗憾。不过这次小基手里的这枚,我文采不佳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原汁原味。
+ S+ L. @) r- ]9 O& ~

; @6 b% V+ b7 D  C7 E% I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回眸兄的分享:
2 x7 w7 J. Y" R0 N# E9 X1 ?
40年代初纯银原机【参照贴】

! [" O! O2 h& d+ ?3 }5 {5 f
3 m5 q5 L: R1 ~关于本机来历情况,小基经过与悦天大哥的沟通,可以确定本机为1930年代美国陆军部队的贵金属ZIPPO礼品定制机,这类机子极少情况下给部队使用,而多数是专门为来部队参观访问的贵宾临走时的馈赠纪念品或者是部队向ZIPPO公司为美军高级将领所定制的奖励纪念品等。搞清楚来历情况,剩下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在此非常感谢军区超版悦天大哥的帮助与解答!9 @, y, u) W- F: _0 O3 O* q
% Q& L+ U) |9 M  |' h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得知本机雕刻(据说纯银机无法蚀刻,只能雕刻)的图案题材为美国陆军航空兵,那么下面开始分享图文,请大家细细感受军银带来的强大气场……
4 c0 v& S! B8 M. h7 M: m0 w0 c: a  d% J& \# U
美国陆军航空兵(United States Army Aviation Branch)是美国陆军兵种,负责美国陆军航空部队的作战定义,以及各单位的人员与装配配属。
2 O: M1 J, w2 B; z) Y. G% f在原美国陆军航空兵(1926-1942)分离出美国陆军航空队(未来的美国空军)之后,美国陆军留下的唯一固定翼航空器是L-2观察机,用于炮兵部队的空中侦查与炮着点校正。在此之后陆军开始发展新型的航空器——直升机。在朝鲜战争中进行了尝试性应用,并在越南战争大规模投入使用。
  B- Q8 ]- f$ |% D0 U/ [% T
# }# C6 n% _! S- X 陆军航空兵(1926-42年).jpg
% @; T( K; E2 t7 r9 H! Z# f4 _7 h( ~
, O- v  v( H% G% b: M既然说了美国陆军航空兵,就不得不提到美国陆军航空队
0 ?! K& X1 c+ n4 h+ D1 F5 {  [2 a# K2 D
0 f0 k! i) f& H& X2 p' F" W' V7 `美国陆军航空队(英语: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USAAC)是美国陆军下的一支单位,于1926年7月2日自美国陆军航空勤务队(United States Army Air Service)改组而来,后于1941年起编为美国空军的前身——美国陆军航空军(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 USAAF,也常直接沿用“美国陆军航空队”的译名)。虽然美国陆军航空队自1942年起就不再作为军事管理组织使用,但航空队本身却仍然以陆军旗下的一个作战分支单位之姿继续存在,直到1947年9月18日才正式撤销。
4 C& a( ^4 j- G3 A( X; Z# H% w) a& z: T0 `
陆军航空队(1926-42年).jpg / o: @- W9 ]! a  U5 Z: f

+ q" b8 l% d" ~最后还得介绍一下美国陆军航空军
) i0 ?" k1 p; s) y6 x5 F" p' M& M$ ]" d! a" ^
美国陆军航空军(United States Army Air Forces,缩写为USAAF,又常译为美国陆军航空队),美国空军的前身。1941年由美国陆军航空队(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 USAAC)改组而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空中武装力量。在1944年的全盛时期,拥有编制240万员、近8万架飞机及783个永久基地。1941年,原陆军航空军司令兼陆军副参谋长亨利·阿诺德任陆军航空军首任司令(Chief of Army Air Forces)。在1942年3月9日的军事改组中,陆军航空部队、陆军地面部队、陆军后勤部队成为美国陆军三大组成部分。阿诺德任改组后陆军航空军司令(Commanding General, Army Air Forces)。1944年,阿诺德晋五星上将。1946年,卡尔·史帕兹继任为陆军航空军司令。
! d: V+ R5 C' P) j二次大战后,陆军航空军开始复员行动,规模大量缩减。1947年9月18日,美国空军成为与美国陆军、美国海军对等的独立军种,由空军部、空军参谋部和作战单位组成。史帕兹为首任空军参谋长。美国空军的独立晚于英国皇家空军的1918年建军。1 [7 s( n9 p+ x6 C8 `5 ?4 j( t, A
( N7 u& q- q# f* \4 U
航空队
" I0 }& H3 \1 D) ~+ ~9 o第一航空队 (美国东北航空军区)( x% s% _! D* [
第二航空队 (美国西北航空军区)6 k# B2 S: p) k: {
第三航空队 (美国东南航空军区)$ S9 L8 |9 x8 K2 d" c, P  p
第四航空队 (美国空运司令部)/ S; `! U/ S) z7 M2 g
第五航空队 (西南太平洋 - 澳大利亚、菲律宾)9 _! I; ^% z3 |) h
第六航空队 (加勒比海及中美洲)& d& ?( q! s* A6 L. V$ H7 H! k
第七航空队 (中太平洋及夏威夷)
4 z/ C: G+ A4 C- ]. Q- y/ t第八航空队 (欧洲 - 英国)
# }6 d  K' r9 R% W第九航空队 (中东、西北欧及中欧)' Z" v3 |% h9 z  U3 C" Q
第十航空队 (中缅印战区)$ f/ C$ A" j: {1 Y
第十一航空队(阿拉斯加): i4 Y) k1 J; @7 B
第十二航空队 (地中海)
: w, ^& a6 A! g第十三航空队 (南太平洋 - 新喀里多尼亚、新几内亚、菲律宾)/ a, E, O: c& p- S
第十四航空队 (中国)+ }3 V1 m5 X) G: n; ~! d
第十五航空队 (地中海、欧洲 - 意大利)
' A7 i% Y) [0 t第二十航空队 (西太平洋 - 关岛)3 `7 [) X4 q0 k
/ ?0 R% q7 Q/ A* \; X6 ^
陆军航空队(1941-47年).jpg / y' e( ~# M# D
2 x. a) ^* S) R# M1 E( Y
美国陆军航空军司令、陆军副参谋长Henry H. Arnold五星上将
  W' @* M; I! c/ c( q
2 E4 y) A  A) _- B2 o 美国陆军航空军司令、陆军副参谋长Henry H. Arnold五星上将.jpg
7 S' I) Z+ C, Z: k/ M" \/ H, d5 G$ D7 c
好了介绍完本机图案资料,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国陆军航空兵的徽标实物
' r# o4 J. ?6 \; {. ^7 t5 y- L. K  N! d& ^6 W, R  X2 |/ O
航空兵纯银佩章(金色那枚为海军航空兵佩章)! K' k* j$ k  F6 ~  k

$ m! {* P1 _' j" Q8 `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佩章.jpg 6 R/ E* ^0 U; A- I8 k
# d6 t# ]% r- @  N
航空兵黄铜腰带! ?+ X3 ^' W1 l0 X: v3 W

+ A& K9 w9 {8 M* [/ j2 X4 w- j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腰带.jpg
+ P  i' c; X5 b0 W
2 q/ _5 m+ k5 N6 _+ r航空兵学员签名
( B# j" T6 @1 ?2 X/ J& U- _9 r! U$ R' m/ x: f  Y  {( w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学员签名.jpg
) V6 p+ E; W# O% x& n5 E, Y, N8 ~- p" X8 t% B, T: A$ b
航空兵简易火柴
$ V% }5 C9 Z5 d1 D8 k' n/ X1 K# b" `; I& [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简易火柴.jpg 9 }- H) B5 x  S; {; r# J: K& z
3 s% e! u' S+ d
航空兵五线谱/ O0 r/ z" H0 a
) b, J8 x4 e3 ^" _3 t) H- {2 N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五线谱.jpg $ O7 v% g$ f. J

$ J6 v3 g* M- k+ r) i' K! a航空兵纯银戒指
/ Y) Z* j  H6 a
: b9 ~8 N0 {' u" [0 i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戒指.jpg 4 v! g( c% M, \; s. O: w/ H3 l
' N: U; V4 X# @7 R4 C
航空兵纯银手链
- h+ Z, L5 W% U/ ]/ u! k& K
0 x' P/ X6 i  R* B6 f( e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手链.jpg
8 B. O' T$ F! X4 j9 @) U, ^  E
3 s' J3 g8 A/ L- _; u3 W; W航空兵玫瑰金吊坠; k+ J' c( g/ A5 D( u( I% u4 X
0 J6 `' g! g  y! g) O6 U
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吊坠.jpg
; V2 h6 m' I! _! @* i; j
, ]9 S. o* ^3 U7 i& jOK,感谢兄弟们的耐心浏览,再来看看一些关于30年代纯银机资料
8 O# S$ r3 t* i0 X6 Y& V' ]" F7 r( `
大家先来看看David Poore撰写的全球著名ZIPPO收藏指导书《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里1938-39年纯银机资料
9 h/ ^5 E: H8 t  x  l0 i5 _) H' t) y' j# l) k
David Poore《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1938-39年纯银资料.jpg
9 S& n, S* ]) e" x  n( E5 f
' u1 p/ p: n  K- l! v. S David Poore《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1938-39年纯银资料2.jpg ! O6 o% G2 o3 j- j
9 n. l! J. W2 G* X
再来看看1940-41年纯银机资料
: ?$ d' k/ ]4 g7 `( M% h2 r
7 n# _+ R! c0 u# ]" d David Poore《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1940-41年纯银资料3.jpg 1 J$ f$ u5 w0 f0 Q, `8 Z6 w: Q/ ]

$ v2 Z- }$ E* d! }" k: g" a' Y David Poore《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1940-41年纯银资料4.jpg 8 J, G, V0 {' y

8 `2 y, g7 d9 z) K6 U) s) ]看完《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的相关资料,小基就开始解说一下本机情况) k8 O8 V* v$ k

; h; m" N3 v# D# x6 d点击图片可高清浏览8 K9 E* o3 [2 e

, ^3 _7 A9 X; B1 c- }1 ?* J6 B经过十天的漂洋过海,不得不说高端机还是走EMS比较保险可靠,虽然邮费贵一些约$507 j7 Q7 Q3 T7 X3 N" Z9 n
8 w1 F4 o$ N# l9 ^# P, c0 k& S
0.jpg
! v  T2 n/ p: x4 Y
  ?' x2 _; f1 v. e6 o* b0 p$ x到手后经过本人双手真皮“挊”了数天,终于还原了纯银的色泽(银子可是越挊越亮的哟),不过关键的不是这个色泽,而是根据我上手仔细观察与《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里的还有海外著名ZIPPO网站ZippoGallery的对比,非横纹和竖纹题材的,都在这个机壳上下盖靠底边处有一圈黑色线条缝隙痕迹。我又观察了机壳内部,也有这个痕迹而且位置如出一辙,因此本人大胆的怀疑壳顶和壳底当年应该是拼接工艺,甚至可以怀疑,二战前纯银机的横纹和竖纹题材,也因为正面雕刻或冲压了纹路,将原有拼接工艺的黑色线条缝隙痕迹掩盖了下去。但这个早期纯银机工艺情况很不好确定,早期的纯银机制作方法,虽然并非现代ZIPPO机壳制作工艺那样,但没有官方佐证实在真不好确定,一切都仅仅是推测和怀疑
* M- l  z  ]. y: u, d3 \7 L3 c- X/ [& o7 F% a
1.jpg 8 h$ _4 T5 S' k' A6 ^
2 E+ p2 ^  r: W* r! b! @) K% Q# a7 F
背面历经沧桑,不知被多少美军高级将领和夫人“挊”过……3 }# F$ r% R7 l
% `" @# l9 ^7 `( S! d& M
2.jpg
3 A! E3 N: X+ q$ h1 w9 J9 G/ C% I! e+ n& e7 d
机子品相已经算相当不错了,8角没什么明显磕碰,想想看75年的风雨无阻走到今天,还求什么呢?6 l2 M! e: c! P; l7 w# P

$ x5 L1 I; R7 a9 ] 3.jpg
) _, Y9 m3 a9 x0 b4 u8 K% G4 ]! M8 a4 w
曾经当我第一眼看到这种纯银底刻的时候,我被它强大的气场所秒杀了!
. i' L0 X. |/ R. r) B- H  A- O  t8 J+ a) e6 A0 u1 u) Z6 _: L( S$ g
4.jpg
+ h# E2 W5 J% a1 R
( p: g9 y& a8 E9 R二战前早期纯银机所特有的细3铰链,它与机身是连在一起的整体,上铰链与上盖为一体,下铰链与下盖为一体,并且都为纯银材质,但铰链轴是不锈钢; L/ S( O/ Q2 I3 G- W

7 {; T* ~& \, n2 Z8 E; @ 5.jpg * h- O9 T: `$ ]" A2 j
3 o2 \& F1 r& ^# B5 X
本机上手,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机纹丝不动,合盖扎实缜密,毫无二手机的松垮和晃动之感觉
* O4 [3 }" P4 b0 d9 d$ l2 {# x
5 m6 N8 \3 e; _: j. G8 T- S) T7 p 6.jpg
8 F" B/ T. H  u1 T
3 `$ s( j4 U( J4 p+ l( o大家可以看到,上盖正面顶边缘处有两个阴影,没到手时担心是穿洞,结果到手一看是凹磕,嘿嘿不幸中的万幸- k  q1 D" k8 Q

  Z. c( S  v& h- C+ ]  y 7.jpg
# v, R) q: t# n
1 k* c0 q" C" c0 C本机最为值得研究的地方就在这里,经过与红版沟通(在此非常感谢赏区超版红版的热情沟通与分析),该机不同于1938-39年纯银机的“U”形分体挡板(上面《The Great American Lighter》贴出的第一张图就是“U”形分体挡板介绍),而很可能是二战前专门为早期纯银机独立设计的“I”形连体挡板,它与上盖内侧是连在一起的整体,但并不与上盖内顶面相连,并且截面是弧形的,连接工艺细腻并非玩家DIY焊接,“I”形挡板材质经过本人鉴定为STERLING,本人也假设过镍银,但红版的分析是镍银和STERLING熔点不一致,牢固在一起将十分困难,因此推测“I”形挡板为STERLING材质。通过上手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I”形挡板截面因长期开关上盖已被内胆的凸轮底座敲打出两道凹槽,同时“I”形挡板与凸轮接触面因长期开关上盖也被凸轮磨出一道凹槽,而凸轮却是轻微磨损(后面分享的内胆凸轮照片里可以看到)。由此可见“I”形挡板材质很软,一般来说二手机的凸轮通常是会被挡板磨出一个平面,本机却恰恰相反。综上所述我们推测在1938年前期“I”形挡板独立为纯银机推出使用不久后发现极易磨损,ZIPPO公司就给1938年中后期至1939年纯银机更换上了相对实用而且已经在镀铬机中量产化的“U”形分体挡板(另外根据论坛资料帖,ZIPPO公司在1939年开始又将“U”形分体挡板改良为与上铰链片一体的方头挡板了)
6 S% A  B: W% A, M( o- u
0 L) c* k; _* f! V 8.jpg 3 l) z1 H4 ~* R+ Q) f

' s. ?( d# k- `/ J0 |  L下盖内底部的圆形黑斑为铝制弹簧螺帽长期接触导致,底刻字样从内部仍依稀可辨,品相没得说
3 S: I0 g) h; b5 r2 }$ f, K% D( W6 \  R  X
9.jpg
& E) e. _5 q/ ^7 |# u
3 `. T! l1 l) L9 T6 g# u二战前早期纯银机的机壳厚度实在无话可说,堪比现在的纯银盔甲( a7 H5 z/ P6 x
. J: d  X& r' ]2 N9 Y7 d
10.jpg
3 }+ C5 l' E; P% F( {0 R
, S  c' S! a) ~2 y, V7 r6 `! x纯正好品的1938年内胆,14孔防风墙设计,圆形凸轮头,非铜合金火石管,胆壁无钢印字体,这些都是其年代的典型特征) F7 j( w! B, g0 N) z$ }3 W. c

7 m6 p  s0 }+ f3 O9 H  D- g; W/ N6 ? 11.jpg
7 l: |, D( X; ]$ Z6 ?0 M3 D, m4 x+ W% q0 f3 m$ c! a' C
内胆反面,长期开关上盖造成燃烧室外侧存在扇形磨损,暴露出了黄铜本质,没错,当年本款内胆为黄铜镀铬工艺' \! j! |0 i6 ]  B
, T) V: j& T* U
12.jpg
1 f& H+ W  n4 ?. i; j$ _5 q( G
, m) j2 w3 r1 S, e/ z! p内胆顶面,本人用清水+牙膏处理掉了那些漆黑肮脏的燃烧污垢$ ?, d9 T( ^6 M

% s3 F5 R& p) M* ] 13.jpg : n* m3 |& B  ~' i% [; b6 i2 W

. T6 B" d+ n5 Y内胆底面,可以看到非铜合金的火石管,也可以看到内壁底部的两个冲压的白点,这是让其外壁凸起增加与机壳的摩擦和固定,内壁另外一面也有同样两个白点
8 i4 `/ \6 M7 g% f9 S) v9 V' }3 j( U5 Y2 J3 X1 u" [" B$ u! g3 e3 B5 x
14.jpg
' [- i2 j: e. U4 J% i- O; c1 \8 h9 D1 N% M$ z( R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防风墙都已经使用得暴露出黄铜本质,但凸轮头却未磨损出平面(或也可以硬是说凸轮为新换的^_^),由此可证明上盖挡板的材质相当柔软,基本可以推理上盖内“I”形挡板为纯银材质
  ]5 h1 h$ L* g& t8 z( _. k# ^
- X/ Y$ o0 L# V5 H$ k9 D7 k! ?4 I 15.jpg . Z3 }2 S) d4 c, o9 [% v

( _' G2 D/ M( S% {当年内胆的防漏油设计,干净利落,打火轮本人用手蹭了蹭,相当锋利
; A2 U. y8 @9 S; Z( Y) d
* g  l* J) @* Y4 ^ 16.jpg 3 y5 T' W4 K4 z/ C) w8 X

& o% E. ?# T5 u& v) M铝制弹簧螺帽、合金弹簧、以及轻微磨损的黄铜弹簧顶针,品相都相当不错,保存下来比较不易
$ e8 R1 T+ T. D+ x: J5 Y( \# g; j( e# U5 f! |$ h
17.jpg 0 i7 j3 f5 E8 Z# P
1 H+ a! c& C3 u, v5 k
根据论坛棉垫资料帖,完全符合当年特征,圆柱形旋转编制的棉垫,品相也很好, {6 `$ O/ @# s7 y6 q5 P6 ~2 `

5 g% ~% P- D' m( Z 18.jpg $ w- I% y1 D) @) g* w  j
4 m8 t- g6 o4 [4 h# C
这个整体一片的内胆存油棉花我倒是第一次看到,右侧在内胆里长期放置已被火石管压出一条凹槽,本人小白,关于该棉花情况还望行家指点一二& U5 U, X6 q- F7 s7 b: u

" m6 i3 L6 s" @" m 19.jpg 8 q. g7 |3 m5 f; M

8 |; g, G( N2 b7 k) {( L& v内胆存油棉花侧面,我们看到这是由多层片状棉花压制而成. s; a! u) ~+ z+ x0 k5 k+ |

' Q: H0 i( L% j+ \' ~ 20.jpg 6 U3 x5 c1 s/ ?  x, p& G
1 Q( |  I! B2 p. m9 S" N
不知是否为早期的红皮火石,该火石已变成暗红色,不过貌似听说红皮火石出现在50年代?
) e- @8 Q# U( J& c6 ?& U" ?
. U; c, Y: s9 z  q 21.jpg
- o5 X1 K$ `4 H" V. ]6 t
! ~0 d2 `7 Q8 P; Z* d老棉芯一枚,嘿嘿
2 a$ z) B  F7 q5 X. {
8 {8 `# `0 R# s% {8 x 22.jpg
& a. K/ l7 l) B" c' d' L# w9 D; u" S! q6 c2 s
最后再上两张4S拍摄的原生照片,感受一下那种神秘的味道……^_^/ i! [2 B* T/ ]7 q5 j; c6 A
+ N/ n( `2 C7 |. T$ Q# t% D
当年纯手工雕刻的美国陆军航空兵徽标细节非常精美,其手艺真不亚于现在的纯银机手雕工艺
- Q1 X- Q# T; W8 h6 i* q
# T+ c0 [1 j$ _5 h& `) ~; M6 z 23.jpg * w9 Z! n7 r; ^) r: W
7 \7 u) q9 t5 R. @& @
Second Generation STERLING,Since 1938……
1 t0 V' _, v- e- k( T- Y# ~' t% J5 T1 j- V- K
24.jpg
% y2 k  y& F/ I) ?7 R4 U9 T7 J; x
# A7 I9 H8 q! W+ ^$ t2 W& dOVER,关于本机的一切分享与解说就到此为止了,如有纰漏还望各路神仙多多包涵,同时也欢迎各位行家指点纠正,小基务必将其补充修改完善,先表感谢!!!

评分

参与人数 9金币 +160 收起 理由
比利牛 + 5 很给力!
张飞 + 10 恭喜基兄又入神器!
殷小黎 + 40 之前一直出差未见QQ留言。
灌骨灰の鹰 + 20
黑崎玄 + 20 重器就是重器!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04-03 16: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基凡氏 于 2014-3-19 17:32 编辑 1 M6 {0 a  ]6 V. P2 X

3 j+ A( m/ H( J, b8 E! q0 D 35.jpg

点评

www.20cm.com.cn/read_1162/ 逆袭万岁 www.20cm.com.cn/read_1161/帝国崛起  发表于 2014-10-23 07:03
盛唐风月www.aoswx.com/book/1riuz  发表于 2014-5-2 19:16
www.biquge.la/book/322/ 绝世武神 www.biquge.la/book/2610/ 极品修真强少  发表于 2014-4-11 15:53
借点资料用用,谢谢基兄。  发表于 2013-5-20 22:23
牛机  发表于 2013-4-29 08: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

点评

确实好  发表于 2013-4-29 08: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排学习  欣赏基兄的佳作 收藏了

点评

也来学习下  发表于 2013-4-29 08: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霸道的机子啊。。。。漂亮的没的说。。。恭喜了啊

点评

一起恭喜下  发表于 2013-4-29 08: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机,好基。~多谢分享。恭喜鸡胸。

点评

www.biquge.co/book/1/1238/ 大圣传  发表于 2014-9-28 09:04
确实好  发表于 2013-4-29 08: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机,好文章,学习+欣赏

点评

好资料呀  发表于 2013-4-29 08: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鸡鸡。。。

点评

一起欣赏  发表于 2013-4-29 08: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强大了

点评

确实强大呀  发表于 2013-4-29 08: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04-03 16: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otti_82 于 2013-4-3 17:00 编辑
, @, p7 W( y4 r2 ]9 g' k/ n5 P5 C& S, K
前排占座,恭喜兄弟又入重器!

点评

天域苍穹 http://www.20cm.cc/read_1730/  发表于 2015-1-17 20:57
这个底刻是传说中14K的底刻?  发表于 2013-4-20 12:4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