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ORPION SSN 589天蝎号, Q! K2 t% T& R% w+ ?2 n6 i0 d
# A! U2 b& @* {( o
开工日期:8/20/1958
! s* y6 H* M" |1 ~' U下水日期:12/29/1959
/ N6 i8 |8 E9 e/ }# W F服役日期:7/29/1960 7 s8 N8 A& o G0 }% k
失事日期:5/22/19686 z3 M% {& |. C- _* u# N& L
性能数据:& D/ f2 X0 j7 ^$ o9 |3 B+ X8 a: @& u0 Y
艇长:76.7米% G( T! D7 O @* Y6 ~% `$ d; D
艇宽:9.6米
* Y# p( o0 k$ w, N! R吃水:8.5米
7 O* D( c9 I; j: V# {7 t E, L排水量:水上2,880吨 水下3,500吨% u" J1 O: K2 x- Q% V9 S
动力装置:1座S5W型压水反应堆
' E) C9 ~, k9 s) w: H3 F& V航速:水上15节 水下30节
2 Z2 M1 C5 c: `潜深: 220米) F) V) t! S3 k$ D
武器装备:6具533mm鱼类发射管- C$ f* r- U- ^
电子设备: SQS-4型和BQR-2B型声呐,分别布置在鱼雷发射管的上方和下部;MKll2型鱼雷火控系统;2部潜望镜,并排位于指挥台围壳内,可升降;1部SS-2型雷达升降桅杆,位于潜望镜之后;1部电子对抗升降装置,位于雷达升降桅杆之后- x4 ]4 H. Y1 A. U
艇员编制:85人(军官8人)7 |" Q) z; n+ {3 i z0 `% x
蝎子号1968年5月22日航行到亚速尔群岛西南方四百多千米处,因事故沉没,有99名艇员不幸遇难,酿成了潜艇史上一个巨大悲剧。
9 t; y$ n: o, e/ T9 ^" ?
! ?8 l) u& _1 v* f
7 t* m, j. H" D1 _5 t( A
& z" N6 i- b N 神秘遇难的美国海军“天蝎号”核动力攻击潜艇于1959年加入美国海军现役。这艘核攻击潜艇可谓是当年核攻击潜艇中的“巨无霸”:艇长77米,宽9.5米,排水量3500吨,水面航速20节,水下航速35节,配备有23枚“马克”型鱼雷。这些鱼雷每枚重达1430磅,射程可达5海里。火力强大的攻击潜艇的设计任务是进行反潜作战,目标是针对前苏联海军舰队中的核潜艇。
6 W4 Z/ e4 o. d, u* T* K& _8 d( U7 a) g5 b& Y/ @
y- o/ @7 m0 E! D “天蝎号”的最后之旅始于1968年5月17日,当天夜半时分,“天蝎号”核潜艇狭小的无线电发报室电传打字机里急速打出一份加密绝密电报,大西洋潜艇部队司令阿诺德·斯科德少将给“天蝎号”艇长和秘密情报小组下达绝密任务命令:距离非洲东海岸1500英里外的加那利群岛附近发现一支神秘的苏联海军舰队,要求你舰立即改变航向,以最快速度赶到那里对苏联舰队实施侦察!5天后,“天蝎号”神秘地葬身大西洋。
! L0 c9 h6 M7 ]8 q1 `1 _; O" h8 `5 Y; H9 |5 R3 R3 P
报告破绽百出8 h6 x/ _" y; F, ~; I& ^0 t
: a$ H1 m8 g9 E2 B2 c* a+ f
美国军方立即成立了由7名海军高级将领组成的调查委员会。这个调查委员会于1968年夏天和年底举行了多次听证会,并于1969年写成了最后的绝密调查报告,声称“天蝎号”是被自己的鱼雷击沉的!一枚误射的鱼雷发生了故障,结果掉头就向“天蝎号”冲过来,当即就炸沉了潜艇。这份长达1354页的冗长调查报告却存在诸多明显的疑点:“天蝎号”到底执行何种任务?下沉时声音记录与“鱼雷自爆说”为什么相差甚远?如果说是鱼雷自己误射,“天蝎号”为什么不规避?1970年,迫于内部的压力,美国海军再度成立一个新的调查委员会对“天蝎号”沉没事件进行调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便推翻了前一个调查委员会的结论,提出了“机械故障”的说法,说是潜艇内部的电池发生剧烈的爆炸,结果炸穿了潜艇的外壳。美国海军高级潜艇专家伯纳德·克拉雷上将当即就质疑说,电池爆炸不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的损坏。" A- ]& r- ]3 ?2 N2 v. ^
& f" E( r* `$ L- ~2 | x交战真相大白! C- A) z& @) P- a; f* h8 T# k
; C, u% ]) v' x& e奥夫利为了查清“天蝎号”核潜艇神秘沉没的真相,先后查阅了数千份历史档案和军事文件,走访了现役和退役的美国海军军官,终于解开了“天蝎号”沉没的历史谜团:“天蝎号”核潜艇是被苏联海军舰队发现后曾一度与追赶的苏联海军核潜艇进行了交战。然而,“天蝎号”未来得发射出一枚鱼雷就被苏联核潜艇的鱼雷击中了艇身。在激烈的爆炸声中,“天蝎号”连同全艇99名官兵全部沉入冰冷的大西洋中。其实,“天蝎号”的绝密行动早被苏联人掌握。1967年3月,美国海军士官沃克与驻华盛顿的苏联使馆取得了联系,表示愿意为苏联克格勃效劳,作为回报,克格勃为其提供巨额的酬金。不久,沃克便被调到了“天蝎号") X6 c5 `+ g; t' ^; d
潜艇所在的大西洋潜艇司令部,并且担任了最绝密的通讯中心的4名负责人之一。沃克不久便把美国海军绝密的“密钥匙”一一解开,并把美国海军加密通讯的头号机密以及美国海军加密系统的维护技术手册都交给了克格勃。有了这两个宝贝,苏联海军便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美国海军所有舰只发给司令部的加密电报,而“天蝎号”最后一次出航所用的保密系统就是这一套。所以,“天蝎号”刚一改变航向就被苏联海军发现,并且在长达数天的时间里密切注视着它的动向。令人想不到的是,美苏两国领导人达成了冷战期间最离奇的协议。美苏两国领导人之所以不愿意透露潜艇遇袭沉没一事,主要是出于不使美苏关系恶化,从而引发全面大战,实际上,就在“天蝎号”被击沉两个月前,苏联海军的K-129型导弹潜艇在太平洋巡航时神秘沉没,艇上官兵98人全部死亡。据前苏联海军高级将领透露,K-129实际上是被跟踪它的美国潜艇撞沉的。事件发生后,苏联官方严密封锁K-129沉没的消息,美国海军也发表声明说,K-129是由于内部发生爆炸沉没的。2 v9 J6 E, X$ L2 v
# [% R/ w5 d9 Z x9 U' a8 @
海底冤魂难安
$ l8 M0 V2 L5 V, g$ j0 X" y- I0 x) N6 b# n
2000年5月22日,在“天蝎号”神秘沉没32周年、奥夫利再次推出惊人调查报道之际,美国海军发言人弗兰克·索普准将重申了美国海军官方一贯的立场:“‘天蝎号’核潜艇是在返回诺福克母港途中因机械故障突然沉没的。由于核潜艇沉没的具体原因尚无法确定,所以我们目前没有掌握其沉没与苏联海军的舰艇或者潜艇有关的情况。”然而,美国海军这一立场对于“天蝎号”遇难官兵的家人来说是一个永远的心痛。1 b4 `# ]: E: e# Q& o
% T; y( P; ]5 h* X7 d. K$ ?' Q4 p% {1 I r0 ?
) d% z6 W' ?( p7 ?; {2 ?( ^' }
5 K; U9 U) w6 o- m8 E+ w p: N$ a! C$ v4 z4 F# O) L% t% Z. ~9 V8 e/ `
THRESHER长尾鲨号SSN 593" i$ @) _( b5 G* h" O9 x
开工日期:5/28/1958
) A" ]6 R4 ~6 `* b. `* z% X; I下水日期:7/9/1960 . ^9 H k+ L5 S& q4 S1 c5 w. E7 e% G
服役日期:8/3/1961
! A$ n; ], M' @# F8 z5 @; y失事日期:4/10/1963+ |3 H8 Z8 q# T, ?6 @# v* {
性能数据:
2 {$ l2 |7 W' ~9 e* N, f$ Q艇长:84.9米
+ `8 J2 L, _: u艇宽:9.8米
* z5 l. o0 Q, F, f吃水:8.8米
! a. Y+ {9 M7 G" V排水量:水上3,640吨 水下4,300吨
! T& d- M1 z6 n动力装置:1座S5W2型压水反应堆
' i7 y! n* u9 b& O航速:水上20节 水下30节
1 G0 W/ Z C0 V% C, ^" U9 @潜深: 350米, a& T5 N3 ~1 w- s
武器装备:4具533mm鱼类发射管, 装备“沙布洛克” 火箭助推鱼雷
: i6 O0 b8 ]5 a# z3 C( W电子设备:BQQ-5高效率综合声纳及TB-16声纳系统$ S2 h$ C; W) [: z
艇员编制:91人(军官12人)1 l8 Q, N+ ]8 V: }! j) c8 I, V
$ R$ s" f; ^# D" Q4 n I1 o4 t 核心:45年前,美国当时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长尾鲨”号,只因一个小失误--水管接头出现了迸裂问题,导致沉没。全艇129名人员遇难。几十年来,作为冷战牺牲品的“长尾鲨”碎片一直散落在大洋海底。核反应堆依然污染着大海。 8 _5 B3 @" G3 T$ {& j& `6 v

( f0 r6 ]5 n6 |8 Z, p1 Z “长尾鲨”核潜艇
$ I( ]9 b7 L3 A9 P. f+ b( v" j6 B 在当今世界核武库里,核潜艇依然是最有偷袭作战能力的水下平台。 “长尾鲨”核潜艇编号为SSN-593,全长大约90米,水下排水量为4311吨,安装了4个鱼雷发射管,备有23枚鱼雷。该艇的秘密武器是特种火箭鱼雷。它可以像普通鱼雷那样发射,然后跃出海面,在空中飞行10多公里,再去袭击对方水面战舰或水下潜艇。
- i7 H; n4 m; |' m! J3 j% P! w9 X5 E8 R
/ }) L" @. a( f, {$ z “云雀”收到“长尾鲨”密电/ z- J8 y, ~/ L7 G5 ?, f' u
/ W. h% {6 y/ ~, j# U ( e' S; u1 c8 ?) }: ]! n% ?. U, `
“长尾鲨”核潜艇编号为SSN-593
% M: m. Z. J9 j A8 u 1963年4月10日凌晨,在美国东部科德角沿海330公里的大陆架边缘,一个黑黝黝的身影像幽灵一样游荡。它就是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核潜艇“长尾鲨”号。上午9时13分许,“长尾鲨”核潜艇的艇长哈维上校突然向附近400米海面护航的救援舰“云雀”号发出密电:出现小问题。核潜艇是早上6时35分在离海底2900多米水下进行下潜试验的。刚才,核潜艇绕过了水下悬崖。现在,核潜艇继续向压载水舱加水,进行最大下潜深度试验,离海面300多米。这是核潜艇下潜最大限度。一旦失控,核潜艇随时可能葬身海底。然而,只有36岁的艇长对这艘新技术核潜艇很有信心。试验前,美国海军一位上将曾称赞说,“长尾鲨”是世界最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
2 g$ f) n1 @9 O I+ @0 P9 z: R7 z
- U! Z$ G% c6 u) f$ B& Q
9 B& z- e# E$ |6 ^1 e; f' L- i3 l 核潜艇粉身碎骨
8 i/ v$ i9 v! T. Y! V* H+ Z
6 J, T' Z! m) ?2 q8 z1 U3 ~0 V 核潜艇在离海床2600多米试验时,突然失去动力,开始下沉。“云雀”号收到的电文是:核潜艇加速下沉……这时,核潜艇为了扭转下沉的问题,全力挽救,包括把压载水舱的水放掉,以增加浮力。随后,核潜艇开始使用备用的常规电池动力系统。艇长希望拯救核潜艇,拯救全艇129名人员的性命。
! |8 \/ m4 k/ u: i: c 按照常规,即使压载水舱满水,只要核动力全速运行,核潜艇完全可以浮上水面。然而核反应堆突然自动关闭。按照设计程序,核潜艇至少需要7分钟才能恢复核动力运行。然而,一切都晚了!备用的常规电池动力系统无法发挥作用,最大航速才5节。核潜艇开始加速下沉。/ x" I9 }2 O/ d
时17分,“云雀”号战舰收到核潜艇最后匆忙发出的电文:核潜艇超过了测试深度……“云雀”号刚收到电文,就监听到水下核潜艇舱门迸裂的声响。随着核潜艇下沉到承受压力极限的深度,可以承受50多兆帕压力的HY-80特种钢艇体,终于被无情的海水压力挤裂。海水涌入,所有人员全部遇难。更要命的是,巨大的压力还引爆了核潜艇的柴油,整个核潜艇被炸成碎片。在死亡人员中,13名是造船厂文职员工,4名是提供相关设备的防务合同代表。9 a3 q. e' C/ l; l
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潜艇,也是美国对苏联进行战略威慑的水下最新核平台,于1960年7月下水,1961年8月服役,1962年进行了大范围的技术更新。由于采用了泪珠形状的艇体和强功率的核动力等手段,该艇水下最大航速可达40节,比苏联任何潜艇都快。该艇使用了大量先进的隐形技术,可以极隐蔽地潜行作战。不仅如此,该艇还采用了先进的深潜技术,可以潜伏到苏联潜艇难以下潜的水下,使用世界最先进的声呐技术,探测并摧毁苏联的潜艇。然而,命运不佳的“长尾鲨”这次极限深潜要了自己的命。
/ a* i/ Y( q0 c# e) d2 d
. A) f; F s/ t4 T: R' w' t, u, T 小失误酿大祸:要了核潜艇的命" H6 L& _' G6 i' t1 f
0 J0 g; f: U0 R& J8 M @ 这次核潜艇灾难对急于求成的美国海军是个沉重的打击。“长尾鲨”出事前,美国海军为拥有世界第一支核潜艇部队感到骄傲,为拥有世界最强大的核潜艇力量感到自豪。其中,“长尾鲨”一名艇员在出事前曾很自豪地称:“我们感到自己是不可战胜的。”因此,“长尾鲨”艇员们根本就没想到自己会走向死亡。: l# r# g& x# }0 H2 |* u# Q9 \
“长尾鲨”沉没后,美国海军核潜艇部队“噤若寒蝉”,士气一落千丈,唯恐不幸发生在自己身上。不仅如此,美国海军新型核潜艇计划的可行性在好几年里受到质疑。核潜艇部队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
5 {5 n+ j2 x! Z6 ]8 A) P3 j6 `$ M 几个月后,美国海军派出潜艇进行了事故调查,发现了海底散落的核潜艇碎片,包括变形的水管碎片。美国海军技术分析人员认为,“长尾鲨” 发动机房水管接头出现了迸裂问题,海水的喷涌导致电力系统短路。根据程序,核潜艇控制系统自动关闭了核反应堆的运转。
5 @8 \( r5 y5 A" p- a5 V% ^2 y 出事前,该艇第一任艇长阿克森曾警告说,“长尾鲨”最危险的问题是下潜到试验深度时容易出现海水涌进的情况。一旦该艇下潜,把海水送入艇内用于冷却的管子将面临巨大的压力,随时可能爆裂。“长尾鲨”沉没前,水管接头曾进行大压力试验,获得了通过。然而,技术人员进行超声检测发现,其工艺存在缺陷。这个看起来很小但关键时刻要命的问题居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正是这一失误,使海军并没有迅速进行技术检修或更换,终于埋下巨大隐患。, i( k' Z, q+ g" J7 J* V( R5 f
有关人士认为,美国海军这次核潜艇深潜测试过于匆忙,是在古巴导弹危机刚结束几个月后进行的。显然,美国急于完善对苏联进行战略威慑的新型武器装备,然而由于技术准备不足,酿成了巨大的灾难。
0 T L* ]0 ?1 q9 ~6 s# P S “长尾鲨”出事后,美国海军不得不对核潜艇的设计进行了重新审核。核反应堆设计大师里科弗下令改进核潜艇反应堆的程序设计:一旦反应堆出现关停,可以迅速重新启动。& \& r/ S/ f! c! L, r# Q' h1 }
几十年来,作为冷战牺牲品的“长尾鲨”碎片一直散落在大洋海底。核反应堆依然污染着大海。, d' H) s" `' {2 D3 ^
4 F, Q* e0 X9 z
' S3 C) L8 H8 q3 |; _
* h+ ~$ b& m! n% u5 T, U0 j0 Z$ d6 Y$ f3 V2 d# n
本套装是美国海军(USS)在2000年的世纪之交为了纪念在(1968年4月22号以及1963年10月4日)这两个日子里,执行任务中不幸失事的两艘美国核动力潜艇而专门定制的一款以“永恒的巡航”为主题的纪念套装,发行数量应该说是相当的稀少,而且题材也非常的独特。罕见程度很高。) v' ~0 j$ }& x1 ~% J0 M
, i4 B$ ^. e" s, T Y: @5 g
' t: u) D& e0 P$ q
[ 本帖最后由 纵情zm 于 2009-4-14 03:5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