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西南柯柯 于 2011-2-26 15:09 编辑
8 k2 Q [ Z3 i, X( }; K3 o4 L# w% Z( X4 n
$ _2 U. v: w( i/ t, v' A0 U; q
为庆祝奥运并结合日本投降63周年这个重大纪念日,发上一款比较著名的军事纪念机.希望世界人民珍惜和平。8 P* i4 ?' T2 R
* ^% u# |* [* W6 c% Y% y
飞虎队队徽
3 ^6 U4 w3 x! S; N . `3 Y3 G+ N/ e% @5 H$ W. ?
中国陆军守护着的飞虎队战机! T+ O& K7 S8 o: S' h. I# n

$ k5 l9 `" b' z0 A# [1 Z. c4 k4 G+ _9 n8 T6 M
“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1941年7月来中国参与抗日,当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
$ D2 F+ }! X3 ~+ |- h4 M3 a3 ^1 ~2 S& f “飞虎队”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陈纳德1893年9月6日出生于得克萨斯州。1937年7月初,陈纳德抵达中国考察空军。几天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陈纳德接受宋美龄的建议,在昆明市郊组建航校,以美军标准训练中国空军。他还积极协助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并且亲自驾机投入战斗。迫于日本外交压力,陈纳德的活动逐渐转为非公开。1941年,陈纳德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以私人机构名义,重金招募美军飞行员和机械师,以平民身份参战。7月和10月,200多人分两批来华。队员多半是勇敢、渴望冒险、性格不拘的年轻人,由于形式上并非正规军,他们的战术研究和训练反而得以自由挥洒。不久,他们在昆明初试身手,首战便对日本战机予以痛击,此后并连创击落日机的佳绩。在31次空战中,志愿飞虎队员以5至20架可用的P-40型战斗机共击毁敌机217架,自己仅损失了14架,5名飞行员牺牲,1名被俘。“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插翅飞虎队徽和鲨鱼头形战机机首名闻天下,其“飞虎队”的绰号也家喻户晓。# c8 W' e5 g! h$ s7 u) Q2 w
1943年,志愿航空队改为第十四航空队,除了协助组建中国空军,对日作战外,还协助飞越喜马拉雅山,从印度接运战略物资到中国,以突破日本的封锁,人称“驼峰航线”。航线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经缅甸到中国昆明、重庆。运输机飞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伏,有如驼峰,驼峰航线由此得名。飞机飞行时常有强烈的气流变化,遇到意外时,难以找到可以迫降的平地。飞行员即使跳伞,也会落入荒无人烟的丛林难以生还,日军飞机的空中拦截也给运输队造成巨大威胁。在这条航线上,中美双方3年多共向中国战场运送了80万吨急需物资,人员33477人。航空队共损失563架飞机,牺牲1500多人。第十四航空队还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军队的战斗,至抗日战争结束,第十四航空队共击落日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13000艘100吨以下的内河船只,击毙日军官兵66700名。6 I/ J4 w! a* {: G/ K
由于与某些政客存在分歧,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陈纳德被迫辞职。飞虎队大多数队员均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有十多名飞行员获得美、英政府颁发的飞行十字勋章。近二十年,中美关系改善,抗战史实陆续被披露,陈纳德与飞虎队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获得高度的评价。不少幸存的原飞虎队员回到中国,不畏艰险寻找飞机残骸和战友遗骨。* ]7 R0 C4 t9 v! `
$ E7 O7 P% ^) s ]$ J
机器是从国外一收藏家手里收来,蚀刻填漆,难得的是经历了60年左右还是全新,看来陪同它走过的主人(们)一直是比较珍视它的。配套的还有一个“飞虎队”臂章,不知道臂章是不是原配,要是原配倒也是件文物了,呵呵。
3 }" ^) z$ i9 v5 D7 Z1 E l
- c' w% ], f+ d2 e& i0 D" L4 O8 _1 J
- {, X) R; j% k$ }
" k0 X( P8 u& \3 C4 M/ H0 x- x) H* Z6 z9 a
$ B$ j) e* r4 D8 T* l, } `: k
9 N- f! X2 j3 M8 q# K, P
2 ~: L4 S' v3 {' w3 J
( ?+ F0 V0 G* A1 t2 ] j5 Z2 E% }& R4 T4 T1 ]! i+ ]
3 P$ w6 e+ A6 A8 k' ?! g+ T 9 S( I1 S! v! c: l% ~6 M. H- d
4 ~- N- ~" ^ v/ t1 T8 ~4 B; L ?- D7 _9 S
d+ U: t& q3 m* U
6 v; w* ^3 x# V& b) q, s8 j
8 U) r5 F0 y+ ?+ z) m* ^# c/ T
% n9 ?( s5 ^/ O7 [) V; M1 {; L6 g. b
9 ]' u' h# h& f5 Y6 s
0 s; v8 r5 I4 H
3 ^3 z; C* A6 m, z/ J- n
) s9 u/ ?7 t) L( l9 B0 I) _ ) P. F% z; ^2 b3 P
- @; r& q, e% G0 Z& a& Z7 R6 O. m% c6 F7 L; I+ w# \, v3 c0 ^
, F4 ?' t! x+ {: p* B . k; R( \) @3 D, Z
* R0 h# t4 ^. X2 {( Y' u
: x! _* x+ Y- i- g' b$ q1 k$ y. Y! y% S5 D: H. o9 A! E7 @" U( z
. Q+ J0 `- @4 P7 O3 Q# s3 N) w
/ H) u. C3 h+ L; O% }2 q( z7 z
" U+ v! B% |( y" X- h( d
- U+ g2 D6 ^' l" [. D5 h& _ 6 l' X9 f# X' M# s5 D, S$ ^
1 I/ m- ^1 A* O& E Y
4 l8 ^$ a0 w0 r+ ^1 p5 V. u% m& z# O4 Y0 S2 {
O' ~, G( Q# x9 ^% v[ 本帖最后由 cz3000 于 2008-8-15 00:0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