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91|回复: 3

新都桥:就这样痴痴地守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22 18: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川藏线南北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
  车从山边开过,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顺着村前缓缓流过。村前村后矗立着棵棵挺拔的白桦。村后的山坡上漫游着星星点点的牦牛和山羊。再远处,山脊缓缓地在天幕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碧空如洗,阳光低低地斜射着,小河泛着粼光,金色的白桦树叶在微风中轻摆,民居的屋顶上冒出缕缕炊烟,绿色的山坡上牛羊在安详地吃草……极目远眺,贡嘎山主峰皑皑而立。
  蓝色、白色、金黄、黑色、绿色,和着那流畅的色彩和线条,恍如置身油画之中。怪不得这里被誉为“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
  以前如果说起“小桥流水”,我理所当然认为是江南了,但现在我已经知道,在川西高原这个叫新都桥的地方,也有极美的小桥与流水,只是它的风格完全跳出了人们的想象之中。
  江南的小桥流水,是要配上烟雨、垂柳,在朦胧中展现的。然而新都桥则像一个明艳开朗的少女,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毫不吝惜地展示她的自然亮丽。
  江南的小桥流水,是要配上烟雨、垂柳,在朦胧中展现的。然而新都桥则像一个明艳开朗的少女,在高原灿烂的阳光下,毫不吝惜地展示她的自然亮丽。
那散落在路间、小镇间的藏式二层楼房也是极有特点,有很宽敞的白墙院子和朱漆大门,房屋大都采用石料建造,朝阳而居,采光极好,每座楼房的每面墙上开着三四扇窗户,窗檐上用红、黑、白等色彩描绘着,象征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之意的日月或者三角形图案。
  金色的秋叶在天光云影中闪烁着,在柔风中舞动着,悠悠地落在我的肩上。我伸出手,想把它抓住,可是风又把它带向远方。我追逐着与它嬉戏,就在触手可及的瞬间,它却落在了河面上,缓缓地漂向远方。也许这源自神山圣湖的河水原本就是它最好的归宿。回过头,风过林梢,漫天都是飞舞的叶子,满目皆是闪烁的金色。佛经上说:佛祖讲经,感天动地,各色香花,纷纷下坠。远方的山坡上,经幡飘飘,天地间似乎有诵经声在回响。这时,一片叶子落在我的手心,我拈叶,微笑,不语……
  从投宿藏家的天台上望去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夜色来袭,山后那绚烂的云彩渐渐褪去,半轮明月悄悄爬上天空,纯净而明亮。
  月亮总是能勾起人们的情思。
  诗经里的女子对着升起的月亮吟唱: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浏兮。舒忧受兮,劳心搔兮。月出皎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藏区的诗人活佛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一位康巴女子写过一首动人的情诗:
  在那东边的山顶升起皎洁的月亮未嫁少女的面容渐渐浮现在心头
  据史载,这位生性浪漫的活佛常常在月出东山之时乔装溜出布达拉宫与那位美丽的女子幽会。可惜黄教活佛的身份注定了他只能是孑然一生,尽管他也曾彷徨过,斗争过:
  到有道的喇嘛面前求他为我指条明路可是,又无法回心转意还沉浸在爱情里面
  若随美丽姑娘心,今生便无学佛份,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负姑娘一片情。
  于是他用流传后世的诗歌寄托无限情思:
  天际洁白的仙鹤啊请借双翅给我吧不到远处去飞只到理塘就回  
 也许是冥冥中感动了上苍,仓央嘉措活佛圆寂后,七世达赖就转世在这位姑娘的家乡—新都桥西的理塘草原,而这段月下的爱情故事百年来让后人唏嘘不已。
  其实,在月出之时,更多的是我这样平凡的小女子,趴在窗前或天台上,痴痴地守望着明月,思念着心中的那个他。相爱却不能相守总是无奈,应该执着还是忘记,强加控制的忘记等于执着,而不加控制的执着等于忘记,也许我所需要的只是经历,所有的烦恼都会过去,活佛的爱情尚如此,何况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
  这时,欢乐的歌庄旋律从耳边响起,篝火映红了人们的脸庞,接过主人家自酿的青稞美酒对月自酌,今夜月光如泻,月色撩人……
  第二天一早,晨雾从大地中苏醒,缓慢地、轻柔地向山腰飘动,薄薄如轻纱,阳光侧射大地,山峦呈金黄的暖色。天工造物,美妙无比。路边小河有人在用筐捞沙子,是在淘金。河水荡起浅浅的涟漪,泛起淡淡的金黄。天空色彩幻变无穷,让人忘掉了旅途的辛苦,令人舍不得离去。
发表于 2007-10-23 12: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望着去西藏~~~躺在高原的草地上看蓝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01 03: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05-23 0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看到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ZFS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